超高效滤料试验装置中的油雾发生器如下:
H.1 喷雾式油雾发生器发雾原理
压缩空气流以超音速通过喷嘴,将涡轮机油带出并分散成雾,借滤油网子的撞击,大的油滴基本被油面捕获,只有较小的油雾随空气流流出,经螺旋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去掉较大的粒子。喷雾时油温应保持在95℃~100℃。
H.2 喷雾式油雾发生器的结构
H.2.1 喷雾式油雾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见图H.1。
1-钢制水(油)浴容器;2-钢(铜)管;3-喷嘴;4-油漏斗;5-油容器;6-水(油)位玻璃管;7-温度计;8-气压表;9-加热电炉;10-空气加热器;11-油雾发生炉;12-螺旋分离器;13-混合器。
图H.1 喷雾式油雾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H.2.2 油雾发生炉是一个钢制水(油)浴容器,其内置带有喷嘴的钢(或铜)管。喷嘴由内径为0.6mm~0.7mm的5个小孔组成。经过钢(或铜)管的另一端进入空气,该端的连接螺帽在管接头内,管接头拧在油雾发生炉上。涡轮机油按定量注入油容器内,油容器置于水(油)浴容器内,用水(油)位玻璃管检查圆筒内的水(油)位。水(油)浴温度由控温器控制恒温。整个发生炉应座在自控的加热电炉上。
H.2.3 螺旋分离器是一个金属圆筒,在盖上压入一个金属管,管子上接有一个方形螺纹螺杆,由于螺杆外径与分离器内径有一定的配合关系,可形成一个螺旋的渠道,油雾经渠道以规定线速度通过。
H.3 汽化一凝聚式油雾发生器发雾原理
用压缩空气将储油器中的涡轮机油经毛细管流量计控制压入汽化炉中,机油通过上接管进入经电炉加热到给定温度的直径为1.5mm的内(素)瓷管内,受热汽化。汽化的油蒸汽经过喷嘴与稀释空气混合而凝聚成雾。油雾经过缓冲器并根据试验要求再经空气稀释调节到所需要浓度(用玻璃孔板流量计控制稀释比)。电炉温度由变压器调节输入电压或电流来控制。
H.4 汽化一凝聚式油雾发生器结构
H.4.1 汽化一凝聚式油雾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汽化一凝聚式油雾发生器结构示意图见图H.2。
说明:1-油雾发生炉;2-石棉保温层;3-钢外壳;4-内瓷管;5-外瓷管;6-电阻丝;7-喷嘴;8-混合室;9-储油器;10-毛细管流量计(输油);11-缓冲器;12-孔板流量计(空气)。
图H.2 汽化一凝聚式油雾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H.4.2 材料及规格
汽化一凝聚式油雾发生器各部件材料以及相应规格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内瓷管内径为(1.5±0.05)mm、外径为(3.5±0.17)mm、长为200mm~300mm;
b) 外瓷管内径为14mm、外径为30mm、长为440mm;
c) 喷嘴材料用铜或不锈钢,孔径为1.2mm;
d) 镍铬电阻丝直径为0.5mm、长为11.5m;
e) 石棉绳;
f) 水玻璃(工业用)。
H.4.3 炉芯的绕制步骤
H.4.3.1 挑选平直、光滑的外瓷管,在离端头5mm处锉一个小槽。
H.4.3.2 将电阻丝一端拉直约600mm~700mm,固定在小槽上。以1mm~2mm的间隔均匀地绕在外瓷管上,将另一端拉直150mm~200mm固定。
H.4.3.3 将电阻丝间隙用石棉绳填满、缠紧。
H.4.3.4 将两端拉直的电阻丝套上瓷管,顺外瓷管引出,用石棉绳紧密、均匀地缠绕至与炉子壳体长度相近为止。在缠好石棉绳的表面涂一层水玻璃。
H.4.3.5 在外瓷管的下端紧紧地嵌入金属喷嘴,为使喷嘴严密,在喷嘴上涂一层水玻璃,喷嘴孔内插入一木塞,以防止喷嘴被水玻璃堵塞。
H.4.3.6 将缠好的炉芯接通电源,慢慢升高电压,烘干炉芯(也可放入烘箱内烘干)。烘干后取出喷嘴孔中的木塞。
H.4.4 发生炉炉芯的装配
H.4.4.1 烘干的炉芯插入钢外壳内正中并固定。把炉芯的电阻丝接在炉子外壳的接线柱上(应绝缘)。
H.4.4.2 用石棉纤维和涡轮机油混合均匀的填料填平缝隙,盖好盖子,拧紧螺丝。
H.4.4.3 插入内瓷管,用填料压紧、压实,以保证不漏油,最后加以固定。